
深藏无锡的航天“巨兽”:不建市占率857%刚刚启动IPO!
2025年8月1日,中国证监会江苏监管局官网信息显示,江苏屹信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屹信航天”)的上市辅导备案报告已被接收,标志着这家备受瞩目的无锡商业航天企业正式踏上了IPO征程。
鲜为人知的是,早在2019年6月,我国首次海上发射的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搭载的“文昌物联一号”(“天启三号”)卫星,其核心组件——卫星物联网载荷便出自屹信航天之手。正是这次成功发射,让这家此前极为低调的企业悄然步入了公众视野。
屹信航天专注于卫星核心部件的研发与制造,主要产品包括通信载荷、测控及数传设备等。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其在国内商业低轨通信卫星载荷领域的龙头地位——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至2024年,其市占率从63.6%迅速攀升至85.7%。
更添“神秘感”的是,这家已然占据行业龙头地位的企业,至今甚至仍未设立官方网站。
其背后的掌舵人孙谦背景同样不凡:这是一位曾在部队院校服役超过20年,专注于卫星通信教学与科研的“老兵”。2018年,孙谦退役后在南京创办了屹信航天,2021年将总部正式落地无锡高新区。
值得注意的是,当下的无锡正在成为商业航天的“强磁场”。近年来,包括银河航天(国内卫星互联网及商业航天首家独角兽)、中科星图(“国内数字地球产业第一股”)、深蓝航天(专注可复用火箭)、神箭空天科技(已成功配套6次火箭发射)在内的行业头部企业,纷纷将重点布局甚至是将总部迁至无锡。
无锡究竟有何魅力,能让如此多“尖兵”纷纷筑巢?其背后蕴藏着无锡布局未来产业的核心密码。
屹信航天创始人孙谦,曾在部队院校服役超过20年,主要从事卫星通信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其实关于孙谦的公开资料不多,但“退伍老兵”这个标签,已然勾勒出他坚毅、果敢、严谨的底色。
2018年,孙谦在南京创立屹信航天,致力于研发生产微小卫星提供通信载荷及测控、数传产品,满足各类商业卫星互联网、物联网需求。
放眼航天产业,技术密集、资金密集、风险极高,这对初创企业而言,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但孙谦凭借深厚的卫星通信技术背景和军民融合政策的支持,以及稳定可靠的产品,迅速在行业内站稳脚跟。
时间来到2021年6月25日,无锡唯一授牌的航空航天产业市级载体——无锡航空航天产业园,在无锡高新区正式成立。
公司卫星物联网载荷也已应用于国内多个卫星物联网星座,每年采集、传输报文数量超百亿条。首批载荷在轨运行时间已超7年,在轨工作稳定可靠,用户反馈良好。仅2024年,屹信航天已为26颗在轨卫星配套物联网载荷。
融资历程上,屹信航天已陆续完成多轮融资,吸引了包括轻舟资本、毅达资本、金雨茂物、新尚资本、春潮基金、翱鹏资本、君度投资、无锡国曦、无锡高新区投控集团、国开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等知名机构的投资,为其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资方中轻舟资本旗下三大投资机构:海南轻舟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无锡轻舟恒远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苏州轻舟园丰信远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分别持有屹信航天7.056%、6.8602%、1.9599%的股份,分别为屹信航天第三、第四和第六位股东。
国有资本无锡高新区投控集团持有其2.9799%股份,为屹信航天第五大股东。
作为国家级产业投资基金,其对屹信航天的战略支持不仅体现了国家对商业航天领域的重视,也彰显了公司技术实力和发展潜力。
如今,屹信航天在江苏证监局进行辅导备案登记,拟在A股IPO。这意味着,这家低调得连官网都没有的无锡航天企业,已悄然叩响了资本市场的大门!
自2024年两会商业航天首次以未来产业的定位身份亮相,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不仅两次提及“商业航天”,并首次将商业航天定位为“新增长引擎”,明确要求“推动商业航天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政策重心从技术攻关转向产业化落地。这标志着商业航天从技术探索正式升级为国家战略性产业。
政策层面也迎来重大利好。今年6月18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并扩大适用范围,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更多前沿科技领域企业上市。
近年来,无锡在商业航天领域的表现可谓“异军突起”,屹信航天并非无锡商业航天产业崛起的个例。
大家熟知的银河航天,我国卫星互联网及商业航天第一家独角兽企业,其商业卫星能源系统基地和手机直连卫星项目落地无锡;“国内数字地球产业第一股”中科星图,其全国首个集卫星整星制造—星座—运营—数据的空天信息全产业链基地落地无锡;专注于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研制的,将总部及研发中心迁至无锡;已配套6枚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的神箭空天科技同样选择将总部从北京迁至无锡高新区……
2024年底,全国首家取得全部准入资质、唯一基于自研液体发动机实现成功入轨的民营运载火箭企业蓝箭航天,也已将未来主力产品型号——朱雀可复用火箭布局落地无锡,总投资30亿元。并且,就在屹信航天正式启动上市辅导前几日,蓝箭航天也已经启动上市辅导。
无锡正迅速集聚一批商业航天领域的“明日之星”。这些企业的集体选择,背后是无锡强大的产业磁力:
无锡市政府将商业航天作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设立专项资金,提供最高2亿元创新平台奖励、每年1000万元贴息支持,并出台《空天产业生态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以“一企一策”精准匹配企业需求。从土地、资金、人才、税收等多方面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支持,营造了优良的政策生态。
无锡已集聚近300家航空航天核心企业,覆盖原材料、核心部件、整星整箭、地面终端等全链条,实现配套成本降低30%以上,形成“落地即投产”的效率优势。这种产业集群效应,能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促进技术交流与合作,形成”1+12”的协同发展态势。
无锡作为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雄厚的先进制造业基础和完善的工业配套能力,这为航天产品的精密制造提供了坚实保障。同时,无锡在微电子、新材料、精密机械等领域的技术优势,也与商业航天产业高度契合。
地处长三角几何中心,无锡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便于对接上海、南京等长三角核心城市的资源,并能辐射全国乃至全球市场。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深入实施,更为无锡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带来了无限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12月的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大会上,总计超113亿元的22个商业航天重大项目签约落地无锡,不乏火箭发动机、核心零部件等关键制造及各类总部项目。
坚持创星箭、强配套、拓服务发展路径,到2026年初步建成长三角卫星组件组装制造高地、华东地区商业航空配套研发生产基地、全国“卫星+”应用场景中心示范城市。
据悉,目前,无锡已集聚了航空航天领域核心企业近300家,融入国家星座供应体系、服务共建“太空丝路”,初步形成了原材料、核心部件、整星、整箭、地面配套及终端、卫星等相对完整的产业链。
不过,无锡的雄心不止于培育几家上市公司,在商业航天高速发展的未来10年,无锡更想要打造“中国版星链”。
当银河航天的能源基地在无锡点亮中国卫星星座,当深蓝航天的可回收火箭从无锡基地一飞冲天,当中科星图准备将链接2亿用户的数据服务落地无锡,这座制造强市正以全产业链生态,托举起中国商业航天冲向星辰大海的雄心。
添加创客君微信:chuangke-jun ,备注“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即可申请加入相应城市读者群哦!
无锡日报:《成功发射!无锡这个“小巨人”闪耀星空!》、《“中国版星链”,无锡大有可为!》
输入店铺信息,获取专业全方面分析
* 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请放心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