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销外贸双发力:这些企业如何做好财税合规?
当前,国际经贸环境错综复杂,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凸显。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既需要与世界做生意,降低对单一外贸市场的依赖度,也应着眼当前用好国内市场。
近日,走进吉林省内几家企业,了解企业在推动稳外贸与扩消费相结合的一体化中取得的进展,以及如何做好合规的财税管理,助力企业发展壮大。
电商经济蓬勃发展,借助线上渠道打开双重市场,是许多电商企业迎接的新机遇。作为一家生产民族特色食品的企业,延边金刚山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了从传统经营户到特色产业标杆的蜕变,2025年预计产值7300万元。
为拓宽销售渠道,企业先后入驻淘宝、快手、抖音、拼多多、视频号等电商平台。“我们的‘苹果梨辣白菜’和‘酱茄子干辣椒’在618电商大促期间备受消费者喜爱,尤其是‘苹果梨辣白菜’产品,累计售出8万余袋。”公司负责人赵云卓说道。同时,该企业的“糖醋蒜”等产品也受到了韩国等海外消费者的青睐。“因为味道鲜美,海外市场也都认可我们的工艺,不久前,我们刚发往韩国一笔1.4万美元的糖醋蒜产品订单。”赵云卓介绍道。
“电商平台满减优惠、直播带货佣金等费用在税务上如何核算?跨区域销售如何纳税申报?经营中我们遇到了政策适用中的疑惑。”财务部长金海燕说道。针对企业提出的问题,国家税务总局延吉市税务局结合企业运营模式与销售流程制定个性化辅导方案,对照企业线上订单流水、平台结算清单等资料,逐项分析税务处理要点,逐一给出应对策略,并对电商平台销售收入的确定、费用的分配以及发票的索取给予政策指引。
结合税务部门的指导,公司愈加认识到合规的财税管理在开拓国内外市场中的重要作用,公司引入ERP系统整合电商订单、出口业务、库存及财务数据,强化“订单流、资金流、发票流”的协同管理,针对出口退税、电商销售、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等风险较高的环节,建立合规要点清单,明确申报的时限、要求,引入采购、营销和研发人员复核机制,将财税管理转化为市场开拓的 “助推器”。
“我们已经投资1.2亿元建设朝鲜族泡菜生产基地项目,目前实现日处理各种蔬菜150吨生产能力,大大提高了产能,接下来,我们要转型升级为生产各种朝鲜族特色美食的中央工厂,借助延边旅游产业的优势,在打造‘食品+旅游’模式上持续发力,把产品推介出去。”赵云卓说。
占领产品的市场,加大研发投入是关键。今年3月,通化东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其精蛋白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成功获得乌兹别克斯坦上市许可,以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身份打开当地市场,为后续海外市场准入申报积累经验。
为拓展国际市场,进一步打开海外销售增长空间,通化东宝针对新兴市场等,根据当地市场规模、医疗保障体系、用药需求和习惯等特点量身定制销售策略。积极布局创新药研发,2024年,其研发总投入4.50亿元,占营收比例高达22.42%。2024年海外销售收入同比接近翻倍增长,已突破亿元大关。国内市场方面,在国家胰岛素集采续标中达成总签约量4500万支,带动2025年上半年胰岛素类似物销量同比增长超200%。
市场扩张为财税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通化东宝加大在研发过程中的合规管理,建立研发项目全流程管理制度,从规范立项、动态台账记录到严格结题审核,筑牢研发加计核算基础;严格依据税收法规与会计准则,精准界定研发费用归集范围,设立专属科目单独核算,科学分摊共用成本并留存完整依据;定期开展内部自查与专业复核,持续提升研发加计核算合规性,以专业管理赋能研发创新。
为让企业能够在研发阶段“放开手脚”,国家税务总局通化县税务局在涉税问题、风险评估方面提供定制化辅导,指导企业形成税务内控专项制度,确保税费核算、申报缴纳全流程合规,2024年,企业创新药物研发、生产工艺优化及核心技术突破等方面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4.14亿元,连续10年获得纳税信用A级。
与医药制造业不同,食品制造业的科研投入往往更贴近市场需求与消费场景,聚焦于口感升级、营养配比优化、食材保鲜技术改良等实用性领域。
在大山康泰食品有限公司,其自主研发的代餐食品——“小钢棒”以多种食用菌菇作为主要原料,不仅具有丰富的纤维,也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在代替正餐时可以提供足够的营养,产品远销马来西亚等国,2025年上半年国内市场销售收入近1300万元,海外销售收入超1400万元,增长态势良好。
从食用菌到低卡低糖食品,企业持续科技创新的背后也离不开合法合规的财税管理。“从企业创立之初,我们就坚持主动对接税务部门,通过规范账务处理、严格发票管理,规避潜在涉税风险,公司严格区分生产成本与期间费用,按产品线分别核算直接材料、人工、制造费用,建立BOM(物料清单)成本核算体系,关注资金异动等经营风险点,按季度对比实际成本与预算差异,对超支10%以上的项目精准跟踪耗用,确保每个项目的合规性。”法人毛传福表示,“主动合规让公司应享尽享税惠红利,仅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这一项,去年就享受到55万元的红利,这笔钱反哺了研发投入,形成了‘合规—增效—反哺’的良性循环,不仅帮助公司降低经营成本,更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带农户’的经营模式,扩大数字化栽培、生产规模,积极探索菌类品种选育、精深加工和产品研发的新技术、新模式,把握高质量发展的‘主动权’,做大做强白山食用菌特色品牌,把更优质的产品远销海外。”谈及未来发展,毛传福表示。
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下,敏锐洞察消费需求是必修课。吉林另类“土特产”则凭借传统美学、文化底蕴与潮玩设计的融合,稳步拓宽着出海之路。临江市东江工艺制品有限公司就是这样一家出口木质工艺品的企业,其明星产品3D立体浮雕圣诞树,今年已累计出口1.2万件。
近年来,该公司凭借“传统工艺+潮玩设计”的创新理念异军突起。“当传统木雕遇见圣诞树,当龙凤纹样与雪花元素在潮玩设计中重组,这种跨文化碰撞正成为国际家居装饰市场的流量密码,让我们更有信心推动中国木艺潮玩扬帆出海。”公司法人于志刚在德国法兰克福展会上敏锐捕捉到“国潮出海”的流行趋势,及时把握市场先机,迅速组建设计团队开发各类木艺潮玩,同步推出多条圣诞节日装饰产品线月以来,公司接续推出的可拆卸组装中式木艺灯饰、3D立体浮雕圣诞主题摆件等文创产品,以181.24万元的出口销售额畅销10多个欧美国家。
在拓展国际市场的同时,企业始终将合规经营视为生命线,针对原材料来源主要是向当地村民采购的特点,公司采用反向开具农产品收购发票的方式,既解决农户无票销售难题,又有效规避“洗票”风险。同时,财务部门严格执行出口与内销“双轨制”核算,出口业务独立建账,从订单接收、外汇结汇到退税申报全流程单独记录,确保账目清晰可查。在单证管理方面,安排专人负责出口备案单证整理,确保箱单、合同、收汇凭证与报关单一一对应,同时建立国际税收动态监测机制,实时关注出口退税率调整,提前规避政策变化风险。
企业合规,税务助力。“今年6月份,我们想申请一笔3.8万元的出口退税获取流动资金,而财务负责人在外地住院,无法及时申报,税务干部了解情况后当日深入企业辅导,后台人员同步跟踪审核,避免申报错误耽误退税时间,最终该笔款项在当日就退税到账。”于志刚介绍,线上提交退税申请最快当日就能实现资金到账,资金流让企业创新更多工艺品种,在国际市场上展现出更强大的吸引力。
从地窖泡菜通过电商走向全国,到创新药、代餐食品凭借研发实力拓展海内外市场,再到传统木艺以文化巧思叩开国际大门,无论是内销还是外贸,企业始终把合规经营作为发展的根据,牢牢把握消费升级趋势,深耕产品创新与合规管理,无论是“土特产”还是“高科技”,都能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释放出持续增长的活力。(罗士杰)
输入店铺信息,获取专业全方面分析
* 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请放心填写